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禾塘地

至繁归于至简

 
 
 

日志

 
 

唐诗宋词的营养   

2013-09-10 09:27:10|  分类: 自悟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自初中第一次读到唐诗,就被它所吸引。
但一直不清楚为什么那个盛世的第一流人物,都热衷于此。古代科举以文章和书法鉴定人才,似乎有些偏颇,也许那会干好这活估计就相当于现在的研发一样需要智力和眼界,是一种高深的技艺和修炼吧。
最近儿子要出国留学,给他推荐一些能代表中国文化的读物,除了老庄,四书五经,就只有唐诗宋词了。
在孩子弹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的时候,我推荐他看看初唐的诗和苏东坡的"浪淘沙"__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魏晋时代的竹林七贤的狂放似乎对还是有点难懂,至少不是学习楷模吧。
儿子读完,问我为什么古人用短短几十个字就能把很宏大的战争场面和历史故事讲的很令人动心。“像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乱石穿空,卷起千堆雪",这些意象真是气概宏大,而李后主的"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和肖邦夜曲某些情绪也很相通。
我一下不知如何做答。只能说:如果你用20-30个字写一篇文章,你自然不会有废话吧。
从我个人偏好而言,我喜欢古代的四书五经,老庄,诗词和《三国演义》这样的东西,对今人的写作,尤其是民国之后的,找不到什么感觉。
五四运动之后开启了新文化,文章越写越长,内容也越来越空洞无物。
也许现代的书写,除了篇幅之外,已经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了。
海明威在回答如何养成他那种简练的冰山写作风格时说:
站着写。
现代人的书房的冷气太好,椅子过于舒适,硬笔,然后是键盘写作更为高效。
但,这也是文学没落的技术性原因吧。
海明威说,写作在最深处是一直孤独的生活。
尽管互联网和各种即时通信技术越来越发达,转帖越来越多,我们收到的荔枝轰炸也越来越密集。
但,人们更加空虚和孤独了。
营养和数量没什么关系,幸福跟速度和便利也不一定成正比。
问题在你得知道自己需要和不需要补什么。
如果少许的食物能够让你吃好,为什么非要填满那么多垃圾食品呢。
至少,我更愿意读几行唐诗或者宋词,或者一则禅门公案。
而不是那些垃圾堆成的你应该如何,你不能错过的什么,乃至于长篇的博士论文,或者任何大部头的所谓创作。
浓缩的人生精华,这才是你该进补的。

  评论这张
 
阅读(149)| 评论(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